校史馆解说词(2023 年 3 月)

欢迎大家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校史馆。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科技大学从建校至今 60 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整个校史馆共 432 个平方米,由三个厅组成。整个展览有五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亲切关怀、殷切希望;建校初期,艰苦创业;文革十年、历经磨难;改革开放,盛世华章;新的世纪,新的跨越。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一个部分:亲切关怀、殷切希望。建校六十多年以来,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亲切关怀 殷切期望

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担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期间视察我校的情况。 旁边的这幅字: “努力培养电子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他担任中共 中央总书记时,于 1991 年为我校建校 35 周年专门题写的题词。

这一面墙是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我校的情况。从建校初期到七十年代, 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聂荣臻同志、张爱萍同志、王震同志等都先后来校参观或视察。

(王震)这张照片上最左边的这位是当时学校的党委书记庄玉铭,最右边是当时的校长王甲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赵紫阳同志、李鹏同志、李铁映同志、朱光亚同志、彭佩云同志、宋平同志、聂力同志、杨汝岱同志、丁衡高同志、邹家华同志、李岚清同志也都先后来校视察或参观过我校的科技展览。

这是杨汝岱与我校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代机器人——芙蓉小姐。

2000 年以后,陈至立同志、周济同志、徐匡迪同志等也先后来校视察。杜青林同志、徐小岩中将、丁一平同志也都来我校视察调研。2010 年以后,贾廷安上将、王志刚同志,陈宝生同志先后访问我校。

这里的一幅放大的照片拍摄于 80 年代的沙河校区,红砖绿树是一代成电人对学校的永久记忆。这幅照片中间最大的建筑就是沙河校区的主楼了,清水河校区和沙河校区主楼所用的图纸都是莫洛托夫动力学院的图纸,只是清水河校区的主楼是按照原图纸 3 比 1 的比例放大建设的。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六十年来的历史沿革和重大事件。组建学校的决定是在 1955 年做出的。1956 年 9 月 29 日,举行首届开学典礼。。1960 年,被定为全国重点高校,随后又被确定为七所国防重点院校之一。1988 年, 我校名称由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正式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 年 10 月,我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我校在几十年中多次变更隶属关系 。2000 年,学校划归教育部之后抓住了几次重大的发展机会,包括 2001 年成为"985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等等。 2007 年,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17 年 9 月,学校迈入“双一流”A 类大学建设行列。

这里是学校历任的领导。我们的历任领导主要分要由三部分组成:革命者, 知识分子和来校的外国专家,比如我们的首任书记和院长是吴立人,最初学校的书记和院长都是由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任命的,他是“12.9”学生运动中的活跃分子,抗战前加入地下党,吴立人还是地道战的创始人,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以吴立人为原型。解放前吴立人曾同时兼任石家庄市委第一副书记、宣传部长、团市委书记和石家庄日报社社长,解放后出任石家庄市第一任市长,二机部七局的局长,可见我们的首任校长拥有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和领导力。现在学校新建的第二教学楼就被命名为“立人楼” 以此来纪念吴立人院长,此外学校还设有“立人教育发展基金”和“立人班”。

庄玉铭(党委书记庄玉铭也是一名革命者),他一家人都是铁道游击队的成员。

曾任的校党委书记有蒋崇璟、孙泱等。校长有谢立惠、王甲纲等。

这其中,校党委书记孙泱曾经是朱德总司令的秘书,与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合作编著了《朱德传》,而他的妹妹孙维世是新中国第一代著名的艺术家, 她是(同时也是)周恩来总理夫妇的养女。

院长谢立惠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校长刘盛纲院士,是我国微波电子学的奠基者。

现任校党委书记王亚非,2007 年 6 月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2017 年1 月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现任校长曾勇于 2018 年 10 月 11 日被任命为我校校长。

这里有一座雕塑,其名为源,三股源泉象征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三校源头,三校交汇共同托起电子科技大学的辉煌。上面是电子和电子轨道。下面的大量不锈钢柱体寓意莘莘学子和学校欣欣向荣之势。

电子科技大学校徽整个画面呈圆形。寓意凝聚、圆满、至善。蓝色寓意学校环绕于科技的海洋,学校是创新人才的基地。1956,为建校日期。构图以“e”(Electronic 电子的缩写)为核心,幻化成两个极具动感的圆弧,团结在UESTC 周围,象征电子科大人进取、拓新的精神。宏伟大气的校名是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题字。

建校初期 艰苦创业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部分:建校初期 艰苦创业。20 世纪 50 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在中国西部大力发展无线电工业。当时苏联对华援建,其中安排在四川省的就有 11 项无线电工业重点项目:如锦江电机厂、新兴仪器厂、西南无线电器材厂、红光电子管厂、国光电子管厂、773 厂等。但四川省没有一所专门承担无线电专业高级人才培养的院校, 电讯人才极为匮乏。1955 年,中央决定,以成都为中心建设西南无线电工业基地。1956 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吴立人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并指出:“将来要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和电子工业基地为基础,建成共和国的无线电工业基 地。”筹建过程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当时的二机部和高教部牵头,经过一年多的筹建, 来自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三校电讯系的师生以及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1956 年招收的新生和从其它地方调配到校
的教职员工共 3000 多人克服了内迁调整、学院专业设置、干部和师资配备不足等种种问题,开始了建设“成电”的征程。

旁边是学院首任院长吴立人的任命书,这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

在这张手写的教师名单中记录了第一批来校的部分教师。其中不乏大家。
比如张煦,信息与通信系统专家。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早年参加通信建设的著名教授之一。在我国通信建设的历史转折阶段起了带头和推动作用。

补充:40年代,张煦先后开出的“无线电工程”、“长途电话工程”和“电话传输”等课程,虽然限
于条件,只能局限于课堂讲授,由于他及时掌握了通信技术中刚问世的三大经典著作:达林顿
的网络综合,波特的反馈放大理论和山农的信息论,呈现出了不凡的讲课功力,学生们从中获
益匪浅。

60年代初期,半导体技术日渐成熟,产品已达到实用化阶段。国外正在用晶体管来替代许多通
信设备中的电子管。**张煦敏锐地看到半导体技术将对通信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率先在成都电
讯工程学院开出了“晶体管电路”课。他编著出版的《晶体管电路分析》和《载波机中晶体管电
路计算原理》是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第一本教材。这些教材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其影
响所及,起到了加快我国通信载波机从电子管式向晶体管式过渡的进程。

毛钧业教授,中国微波半导体器件的先驱者。

刘锦德,四川省首批学科与技术带头人。曾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微处理器、UNIX 系统和工程工作站的开发方面,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陈湖,曾任中国邮电通信学会电话交换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邮电通信教学和研究工作。编著有《电话学》、《市内电话学》、《市内电话网技术设计基础》。

这幅图是吴立人院长来校时的情景,王甲纲副院长到火车站去迎接。

当时,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电讯专业教师整体内迁成都;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应志愿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到成都,15 名骨干教师于 1956 年到校。之后一段时间,陆续又有来自其他单位的几十位师资、干部调入成 电,使学院呈现出一派欢腾的景象。交通大学的师生还在内迁的途中
创办了《旅途快报》。三校电讯相关专业内迁的最终实现,就标志着一所承载着新中国教育、国防发展期待的、崭新的电讯类高等工业学校在祖国西部诞生了。

这是建校初期的机构设置表,以及师生情况一览表。

这是修建主楼的情况。由于选定校址到开学一共只有半年的时间(1956 年2 月——9 月),所以直接采用了苏联莫洛托夫动力学院的主楼图纸。由于建筑材料不足,主楼还借用了部分成都市城墙的砖修建。

1956 年——1965 年,学校基建投入达 3000 多万元,建成教学用房 10 幢,

1956 年 9 月 29 日下午,全校 3000 多名师生员工和来宾,在主楼东边体育场隆重举行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吴立人院长的讲话中提到: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我国唯一空前的一所学校。当时他提出了教授是办学的主体,办好教育靠的是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所以我们的干部职工应该很好地为教授们服务。并指出我们创办这所学校,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无线电方面的人才,解决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矛盾……成电前途无量。

1959 年,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目标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是:培养特种电讯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的劳动者,使其既具有精湛的技术知识,又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既懂理论,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既有专长,又是生产劳动中的能手。

建校初期,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当时的学校是一边建设一边招生上课。当时学院领导和师生共同参加劳动,建设学校。建校初期是艰苦的,那个时候没有桌椅,学生们上课坐在地上,腿上放一块木板当书桌。我们看到这幅照片是学院领导和师生一起拉碾时的情景。

当时,因为主楼未完全竣工,学校便推迟了一个月报名,而有这样一位学生却因此成为第一个到成电报到的人,他叫傅世全,在 1956 年考入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但在来学校报道的路上却意外得知学校延迟一个月开学的消息。考虑到来成都的路费都是家里东拼西凑得来的,他便没有转道回家,而是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学校。到了学校后,映入眼帘的便是巍峨的主楼。沙河校区的主楼当时可是成都市数一数二的大建筑,乒乒乓乓的敲打声吸引着他加入了这热火朝天的建筑队伍中,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与工人通吃同住,一起参与校园建设。在毕业之后,他也选择留在了学校工作至退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成电人。

在建校初期的十年中,我校为国家培养了六千多名电子类人才,其中研究生有三百多名。我校还是高教部批准的首批有权招收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的工科院校之一,林为干、冯秉铨称为首批副博士研究生导师。

这里是我校 1956——1965 年专业设置及招生毕业情况。建校初期,我校开设了一些在全国高等学校第一次设置的专业,其中解算装置专业是全国最早筹建的计算机专业之一。

这是《人民日报》报道我校相关专业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是第一次设置。

建校初期高教部派来了 9 名前苏联的专家。吴立人任院长时,院长助理是位前苏联专家叫罗金斯基。而这一位列别捷夫,是苏联的功勋科学家,他尽心竭力的工作,毫无保留地将他的知识和成果奉献给了学校。并于 1956 年获以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名义颁发的最高奖一中苏友谊奖章。2006 年学校五十年校庆,已是耄耋之年的列别杰夫还专程回到电子科大。

大家看这位俊朗的年轻人,他就是年轻时的刘盛纲院士。他当时是列别杰夫的助手和翻译。年轻时期的刘盛纲院士接到列别捷夫助手和翻译的工作时对俄语一点不了解,由于任务紧急,当时他虚心跟着一位白俄罗斯老婆婆学习俄语,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掌握了俄语,顺利完成了助手和翻译工作。

1957 年 9 月,学校隆重举行首届毕业生典礼,110 名毕业生走上了建设祖国的岗位,这是成电建校以来向国家输送的第一批高级电讯技术人才。旁边的展柜陈列了当时学生的毕业证和记分册的原件。

这里是学校建校时的学科设置,我们可以看到在六十年代我们的科研经费就超过了百万。当时我们成功研制了第一台模拟计算机,波导元件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由我校青年教师研制出来,打破了外国的垄断。

1958 年开始,学校相继成立无线电方面的研究室。从最初的十七个研究室到 1964 年确立的电真空与固体器件研究室,数量在递减,专业化程度却得到了极大提高,相继完成数十项科研制造,填补我国在无线电领域的多项空白。

1959 年,学校召开了首届党代会。会上,校党委书记蒋崇璟号召全校师生: 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建设共产主义的无线电工业大学的理想一定能实现。蒋崇璟同志后来曾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他一直关心学校的发展,在建校五十周年的时候,他还为我校沙河校区的校史馆题写了馆名。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学校早期创办的院报及发展情况,包括早期的院务委员会文件。

这里陈列的是学校被确定为七所国防重点院校之一和全国重点大学的文件,以及学校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文件。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1964 年,在成都市高校田径运动会上,在 37 个比赛项目中,共夺得 21 个冠军,非常了不起。

十年文革 历经磨难

现在我们进入第三个部分:十年文革 历经磨难。我们知道文革是一个非常时期,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电子科大人仍然坚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文革对成电的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但成电的广大师生依然依靠上级领导积极开展了教学活动。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们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1 年 9 月,学校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 259 人,包括工人和生产兵团学员 196 名,解放军学员 63 名。设有 5 个专业:短波超短波通信、电视、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电真空器件,学制三年。

1971-1976 年,学校共招收了 6 届三千多名工农兵学员。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贾廷安上将,希望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永言等等,都是那时进校的。

在这段时期,主要从 1975 年 5 月开始,还以知训班的形式开展函授教育, 先后在温江地区举办了 4 期无线电、农机类知训班,对该地区无线电技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的科研工作一直围绕着国防建设的需要进行,即使在文革的严重干扰下, 依然没有中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革时期,学校与国科委电话直连,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成电的师生们齐心协力下,保护了成电的许多重要的实验室,尽管仍旧有所损失,但在文革十年间,学校依然计划安排课题近 100项,经费投入 1000 余万元,取得成果 70 余项发表论文 500 余篇。比较重要的成果有:441-B 计算机的复制及其附属设备电灼式打印机,磁芯测试仪的研制工作;固体野战火箭遥测系统,即 WIC-2451 工程;国防重点工程930 工程中的重要项目——数传机;信息传输设备样机的测试 。

我校研制成果不仅限于国防,更是惠及民生。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 1974 年, 经过连夜奋战,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了北京地铁运行需要的无线接续信息传输设备,使得地铁各站点、列车与总站之间的实时联系成为可能,保证了地铁运行的高安全性。1970 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以“大会战”的方式集中全国最优势的科研力量开展彩色电视技术集体攻关, 成都会战选定成电。从这一年的八月开始,成电攻关连队在顾德仁教授的领导下展开了对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的攻关,各攻关小组不等不靠,因陋就简,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验,终于在 1970 年年底成功制造了第一套国产化的彩色电视成套设备,并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彩色电视攻关经验交流会,得到了参会单位的肯定。就这样,中国西部第一台彩色电视诞生了。

我校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建校之初就设立了实习工厂,更因现实需要于 1971 年筹建了国营永红机械厂暨国营 4200 厂,到现在我校附属工厂仍在学生学习及部分产品试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 盛世华章

下面是第四个部分:改革开放 盛世华章, 时间从 1977-1999 年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改革开放之后,学校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 1988 年 5 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 1997年 10 月,学校进入国家首批“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

1978 年初,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是: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恢复和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这些措施为学校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下面这组照片中,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林为干院士、刘盛刚院士与他们的研究生进行课题研讨时的身影。

这是陈邦清烈士。陈邦清是我校应用数学系的同学,当时,他为了救一名落水的上海女工(杨文月)而牺牲了他年轻宝贵的生命,国家授予其革命烈士的称号。电子科大自 1991 年启动“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以来,每年在本科毕业班级中评选出 10 个最优秀的班级授予“陈邦清班”称号,以纪念我校1987 级校友、舍己救人的革命烈士陈邦清。而如今,为了扩大这一称号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我校增设“成电杰出班级”,以表彰优秀毕业班的同学。

这里展示的是这一时期获得的教学成果奖项。顾德仁教授主编的《脉冲与数字电路》、谢处方教授主编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后,一版再版,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这里的展柜陈列了这些课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校招生、毕业人数快速上升,一批批优秀的电子科技人才从成电出发,奔赴祖国需要的电子科技前沿领域。1981 年 11 月 3 日,国务院批准我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授位权单位,并批准 3 个博士学科点和 4 名博士生导师,这四名导师是刘盛纲,林为干,谢处方,顾德仁。

这里是当时学校的科研情况。学校当时建成了一些科研中心和科研实验室。

这是这段时间的获奖科研成果。这段时期学校的科研经费逐年上升。1997 年学校科技经费首次突破一亿元。现今我校的科研经费已经连续两年突破 70 亿元。

这是一组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照片。

这是刘述章教授在进行科研时的情景。

这里有张有纲教授,他是我国最早研制可读可写磁盘的人,填补了我国的这项空白,因为脑溢血倒在了科研实验台上。

有陈星弼院士,这是陈院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潜心科研时的情景,经过二十年的潜心研究,他在半导体功率器件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有成建波教授,他主持研制的“新型投影电视机”,为发展民族电子工业做出了贡献。

这里还有刘锦德、黄香馥(fu 四声)、张其劭(shao 四声)、张世箕(ji 一声)、唐明光教授等,他们都是我校老一辈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望。

(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就开始注重国际交流。在这段时间, 学校输送了很多人才到国外深造,现在学校的很多教授都是当时出国深造回来的。也是在这个时期,我校举行了“国际电子教育学术讨论会”等高端国际学术会议。美国物理学会代表团等国际友人也来校进行了交流访问。

这是成电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情景。下面是成电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

我校学子在紧张的求学之余,在科技活动、艺术、体育活动中大放异彩,在多项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1988 年 5 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英文缩写为“UESTC”。学校逐步发展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这是当时学校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的相关文件。这是学校更名暨校庆大会。

1997 年 10 月,学校抓住了又一个发展机遇,进入国家“211 工程”首批重
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学校进入 211 工程以后,迎来了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
点。作为 211 建设项目之一,学校建成了“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西南区域网络中心”,该中心成为中国教育与科研网十大节点之一。

新的世纪 新的跨越

现在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部分:新的世纪,新的跨越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专结合,以“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探究知识、个性发展”六位一体为培养理念, 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扎实基础、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 未来能引领学术前沿、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电子科大的荣幸;育天下英才而成之,是电子科大的使命。学校设有 23 个学院(部),65 个本科专业(官网数据), 其中 13 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32 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现学校有各类全日制在读生 40000 余人。本科生国内外深造比例超过2/3,其中出国(境)率超过 1/5,排名在全国前十以内。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目前学校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如图所示, 其中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 13 个(展板有误请注意),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8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1 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5 个,国家级教学名师 4 名,国家级精品课程 18 门,以及国家级规划教材 81 本等。2000 年以来我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 项。此外我校还设有8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 4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2018 年 11 月公布的“中国公办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 500 强·2018”榜单中,电子科大再次进入前三甲,位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后,排名第三位。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班研究型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2017 年 5 月 22-25 日,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工作安排,我校接受了审核评估专家组为期 4 天的评估考察。专家组在意见反馈会上从七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学校取得的成绩,我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以创新驱动、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不断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完善研究生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健全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至今为国家培养了3800 余名博士和 69000 余名硕士(待更新),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培养研究生最多的单位之一,毕业研究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一批批研究生在国内外多项重要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并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国家级和部省级科技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坚持“开放、聚焦、融合、奋斗”的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技创新格局,不断提升集成攻关和原始创新能力。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业创新中心1个,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5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学校在军事电子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 2002 年到 2020 年,学校获国家奖 29 项,其中科技进步奖 14 项,技术发明奖 15 项,2019 年获得一项科技进步奖和一项技术发明奖。2020 年获得一项技术发明奖。这里列出的是 2002 年以来,我校国家级奖项的获得情况。

“十一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5项、部省级奖励365项。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

济带建设,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设立研究机构,积极服务四川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四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成都市共同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建设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携手打造中国“西部硅谷”。
2018 年 9 月 29 日,在成电 62 岁生日之际,学校以“一流大学、一流产业、一线城市”为主题,在成电会堂举行了电子信息发展高峰论坛暨电子科技大学行业校友会成立大会,授牌成立了互联网及软件、集成电路、军民融合、生物医药、通信及网络、新材料与新能源等 6 个行业校友会。我校将以“一流大学、一流产业、一线城市”为主题, 凝聚名城名校“命运共同体”共识,全力培养一流人才、着力带动一流产业、大力助推一线城市,围绕成都市的新战略、新目标,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校地合作。

学校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强化学科建设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健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机制,不断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大力建设电子信息学科,着力发展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人文管理学科,学科整体实力明显提升,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在 2022年公布的 US NEWS 全球学科排名中,电气与电子工程排名第 6,计算机科学排名 16,人工智能排名 8,数学排名 18,光学、物理化学排名 23。2019年,我校进入 ARWU2019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前 151-200 名。2017 年,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 4 个学科获评 A 类, 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 A,光学工程为 A-。(这里需要介绍一下 A+的情况),川内一共有五个 A+学科,川大一个:口腔医学,西南交大一个:交通运输工程,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而且都是比较专业化,竞争的对手相对较少,我们占两个,A+学科数和西安交大并列西部高校第一,而且我们两个专业是万人赛跑,有很多大学都在办,竞争大,含金量很高。2023 年,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进入了 ESI 前千分之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65 个(官网数据),有 2 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 个一级学科四川省重点学科和 3 个二级 学科四川省重点学科;现有 19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 有工程博士(电子与信息工程博士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金融、翻译、新闻与传播、护理、药学、公共管理(MPA)、工 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临床医学、交通运输等 12 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15 个。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本 科生 20200 余人,硕士研究生18600 余人,博士 3300 余人。放眼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所有二级学科的大学只有两所,一所是我们,另一所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现有教职工 3800 余人,其中教师2600 余人,教授 690 余人。截至目前,我校现有国家级杰出人才总量超过300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海内外院士 5 人,IEEE Fellow 20 人,100 余名领军人才,150 余名青年领军人才在内的超过 300 人的杰出人才队伍,覆盖所有国家级人才体系,整体看我们国字号人才占比达到 15 比1,而清华和北大都是 20 多比 1,相当于清华五年前的水平,是国内电子信息领域规模最大、结构最优的一流师资队伍

刘盛纲: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新中国 50 名基础科学家之一,他是微波电子学等多个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曾任前苏联专家列别杰夫教授的研究生及专业翻译。1986—2001 年曾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刘盛纲院士年轻时就才气外露,给在 1960 年视察我校的聂荣臻元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革结束后,聂帅见到当时我校的校长王甲纲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刘盛纲的近况,并为他拨 80 万专款建立高能电子研究所,那个时候的80 万可值现在的好多亿。刘盛纲从而开始了微波电子学新领域的探索和对高能电子学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刘盛纲院士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为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太赫兹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人。2016 年 9 月 27 日,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将该领域的最高奖——特别贡献奖授予了刘盛纲教授,以表彰其在本领域的杰出成就。

这里是刘盛刚院士获得巴腾奖的证书,巴腾奖是毫米波-红外线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刘盛刚院士的专著《相对论电子学》是国际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相对论电子学理论的论著。

林为干: 被称为“中国微波之父”的林为干院士,从小天资聪颖,高二的他, 才满十五岁,偷偷参加高考,便一举考上了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与中央大学三所名校。深思熟虑后,他毅然选择了清华大学。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 成绩名列前茅,在 1945 年获得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实习期过,他选择自费留美国深造。学费毕竟是高昂的,他便一边学习一边在数学系帮忙批作业, 拿着每小时仅 1 美元的工资。后因成绩好,得到免交学费的奖励,并获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曾问他:我想知道你学习的动力来源自哪里呢?“我的祖国!” 林为干脱口而出。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拒绝了留在美国已有的每年3900 美元的可观工资,历经七年后回国报效祖国母亲。50 年来,他在电磁科学领域辛勤耕耘,主要成就有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与镜像理论等,在1980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曾说:“要做一辈子研究生,一辈子都学习”,九十岁高龄时,依旧坚持每年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力求“活到老, 学到老”。他对学生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30 多岁到达成电教学时,他时常与同学们一起跑步、游泳,上课同学们听不懂时,他也从不怪学生,而是反思自己为何没教好。生活中的他,多才多艺,颇好填词,他的诗集比他呕心沥血编写的教科书还要多。这位一生奉献给科学的大师于 2015 年 1 月 23 日于成都逝世,享年 96 岁,他的逝世对于科学界和成电来说都是巨大的不幸,成电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哀悼会。

李乐民:1997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在通信技术科研前沿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事通信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五十余年,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传输与通信网,近年来侧重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对数字信息传输和通信工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陈星弼:半导体器件及微电子学专家。199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对漂移晶体管的存贮时间问题在国际上最早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事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理论与结构创新方面的研究。2015 年因其对高功率MOSFET 理论与设计的卓越贡献获得 IEEE ISPSD 2015 Pioneer Award。2018 年 5 月,功率半导体领域最顶级的学术年会——第三十届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年会(IEEE ISPSD 2018)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我校陈星弼院士因对超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卓越贡献入选 ISPSD 首届名人堂,成为国内首位入选名人堂的华人科学家。而这位科学家在 2019 年 12 月 4 日在成都逝世,享年 89 岁。这是陈星弼院士研制的半导体功率器件。

李言荣:201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院士主要从事电子薄膜材料与元器件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利用介电和半导体集成薄膜技术,积极推动新型集成电子器件的发展。
这是李言荣院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证书以及研究成果样品

李小文:200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李小文院士还用自己的院士基金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来帮助贫困学生实现梦想。而生活中的他常衣便服,和蔼可亲,被大家亲切称为“布鞋院士”。李小文院士生活简朴,最爱喝北京的二锅头,因为那酒喝起来有一种沧桑感。在外面应酬吃饭,他总会将剩下的饭菜打包;一边将没有喝完的二锅头塞进衣兜,一边说着那句“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名言。2010 年,他开始在成电筹建与资源遥感学科相关的新学院。2012 年 1 月,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李小文先生担任首任院长,初创之际的遥感学科百事待兴,当时科研团队缺乏遥感专业积累,没有实验条件,一时间更难拿到相关项目,就是在这样的重重困难中,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在李小文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 申请学校“985”“211”学科建设经费 500 多万,建立了高水平的微波遥感实验基地和卫星遥感信息处理实验室,在遥感学科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李小文院士发挥自己的影响促成了我校参与科技部主导的北师大、马里兰大学和我校的国际合作项目,指导我校进入科技部“973”项目等重 大项目。令人心痛的是,这位科学泰斗于 2015 年 1 月 10 日在北京因病逝 世,年仅 68 岁。然而,大师虽去,大师的精神长存,他对成电学子的影响永不泯灭。为了表达对李小文院士的怀念,我校在创新中心大楼旁树立了李小文院士的雕像,传承他爱国爱校,科学奉献的精神。

邓龙江:202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直从事电磁辐射控制材料与技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带领团队在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基础理论、制备技术、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特别是在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的“薄型化”和“超宽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我国该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保障国防安全,提升行业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正林:202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与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连续七年(2014-2020)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这里展示的是学生科技创新的情况。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院校两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制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将科技竞赛系列培养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学生在国际国内各项重大学科竞赛中屡有斩获。 可以看到,前总理李克强也是两次来访听取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 2021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在《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我校以 402 个奖项,94.56 分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二,连续五年排名全国前五。此外,在同步发布的第六轮总榜单(2012-2021 年) 中名列全国第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自 2005 年以来,我校大学生获全国奖数量连续六届稳居全国高校前三甲,2005 年获国家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二;2007 年、2009 年、2011 年获全国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并在 2009 年夺得唯一最 高奖“NEC 杯”;2013 年获国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二。2015 年、2017 年、2019 年、2021 年连续四届获全国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2018 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球总决赛中, 电子科技大学共斩获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获奖数量位居全球参赛高校第一,并创造了该项赛事举办以来单所高校所获一等奖最多的记录。2020 年, 我校参赛的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连续两届取得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2002 年以来,Robocon 机器人队先后夺得 2 次亚太大学生机器人总冠军、4 次国内选拔赛冠军、2 次 国内选拔赛亚军、3 次国内选拔赛季军;2015 年、2016 年,RoboMasters 机器人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冠军,并且 2019 年再次 获得全国季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2004 年、2011 年、2012 年、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1 年、2022 年我校学生连续夺得美 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Outstanding Winner 奖项(最高奖项),于2015、2017、2018、2021、2022 年获得过 Finalist Winner。到现在为止,我校学生已十四次获得 Outstanding Winners 奖。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2010 年以来,九次进军ACM-ICPC 世界总决赛,并获佳绩。其中, 2017 年我校代表队取得世界第13 名、亚洲第 4 名的历史最好成绩。我校获得 ACM-ICPC 亚洲区域赛亚军奖杯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自 2013 年起,我校代表队连续八年夺金、四次最佳单项奖、七次最佳单项奖提名 的成绩,并于 2017 年首次荣获“最佳植物合成生物学”(Best Plant Synthetic Biology)这一单项最高荣誉。

2019 年 11 月 12 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我校学生再次脱颖而出,斩获 6 个全国一等奖,6 个全国二等奖,再一次获得“满奖”(即: 一等奖不超过 6 队,且一、二等奖总数不超过 12 队),一等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这也是我校近 6 年第五次获得“满奖”。2021 年我校 4 支队伍获全国一等奖、7 支队伍获全国二等奖。这也是我校近 9 年第 8 次获得“满奖”。2020 年我校 4 支队伍获全国一等奖,8 支队伍获全国二等奖。

第三馆介绍: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建立了海外高端学术培育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系列等世界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境内学习环节和境外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40%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长短期留学目的地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现有1000余名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在校学习。建立了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若干个国际联合科研平台。积极实施“一流伙伴计划”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格拉斯哥大学、麦吉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建立了本硕博层次的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高层互访:我校与境外高校、政府机构、企业间的高层交流频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上升。”十二五”以来,超过 250 批次重要团组来访, 加拿大、法国、以色列、爱尔兰、葡萄牙、南非等多国驻华大使以及法国、英国、比利时、波兰、澳大利亚等 21 个国家的驻华领事馆和政府部门高级官员来校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等近 100 所高校和企业高层来校洽谈合作。

国际会议:截至 2022 年,我校共举办国际会议近 70 场,其中海外代表近3000 人。2016 年,23 所国内外高校校长受邀来校参加中外高校校长圆桌会,共论“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教育;2017,成功举办 了 11 届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拉开了首届西非论坛的帷幕;2018 年,世界疾病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品牌学术活动“自然遗传国际 年会”在我校召开;2019 年,由出版《Nature》及其子刊的自然 出版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新兴材料与器件:电子结 构与性能”的自然学术会议召开,汇聚了包括铁基超导发明人、 诺奖提名奖得主等在内的几十位国内外的知名科学家。2021年, 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第 46 届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会议在线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35 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会。高水平国际会议的举办展示了我校的科研水平,增强了我校 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学术声誉。科睿唯安
(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 2019 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9),我校梁应敞教授等 23 位学者入选24 人次,排名位居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前列,首次进入全球高校前 40。

学生出境(待更新):在学校国际化战略的引领下,学生出国(境)留学工作继续稳步推进,校园国际化氛围逐步加强,学生国际化意 识进一步提升。2019 年学生出国(境)留学规模达到 4405 人次,含本科生 3409 人次,研究生 996 人次。与去年相比, 出国(境)总人次有小幅提升,增加 319 人次,出国(境)留学规模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全年共 202 人被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录取,获得国家资助经费约 4400 万元。截至目前,我校 2019 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有出国(境)学习经历 (含深造)的比例达到 42.3%; 2019 届全日制学术型硕博毕业生在校期间有出国(境)学习经历(含深造) 的比例达 到 15.7%,其中,有 3 个月及以上出国(境)经历的比例达到 6%。

来华学生:留学生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校生人数突破千人,截止 2022年,我校共有国际留学生 793 人,各类留学进修生(含汉语、交换生)全年保持在 90 人以上。通过 10 年的留学生培养实践,建立起校院两级培养管理体系,构建起本、硕、博全英文授课培养机制。 2019 年留学生发表在各级刊物上的论文 185 篇,其中 SCI 论文 62 篇,SSCI 论文 10 篇,EI 论文 23 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文 章的有 168 人次,影响因子在 3 以上的有 26 篇, 其中有 1 篇影响因子达到 10。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在这里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参天栋梁。至今,学校已培养近 19 万名毕业生,

他们遍布电子信息科研、产业和军事领域的各重要岗位。一大批校友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企业家和高级技术人才,引领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潮流;一大批校友走上领导岗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栋梁;更有数以万计的校友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校友会形成了“平等、分享、互助、大爱”的工作理念,树立了“成电邦,帮成功”的工作宗旨,明确了“服务成就校友,助力母校发展,贡献社会国家”的工作目标,已成立成电校友组织 70 余个,广泛联系和团结海内外校友,发挥着凝聚校友、服务母校、回报社会的作用。

张煦,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 年进校工作参与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张煦是江泽民的老师,也是李乐民院士的老师。《张煦传》的序就是李乐民院士写的;

周炳琨,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 年进校工作,进修微波电子学。

卢铁城,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曾任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957 年入校学习,雷达专业。

李幼平,中国工程院士 1959 年进校工作,任教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

黄代培,曾任海军装备部政委,海军少将,1959 年入校学习,电讯系。

谭述森,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 年入校学习,雷达专业。

贾廷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上将,1973 年入校学习,微波专业。

华为前董事长孙亚芳就是我校 1977 级无线电通讯专业的学生。

席政,原西安测控中心司令员,1978 年入校学习,雷达侦察与干扰专业。他成功指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安全飞行并着陆

张源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书记,少将,1978 年入校学习,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赵爱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1978 年入校学习,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专业。

胡爱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1978 年入校学习,物理师资班专业。

王庆宗,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少将,1979 年入校学习,电真空技术专业。

张冬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1979 年入校学习,无线电遥控测专业。

李正茂,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1982 年入校学习,天线电技术专业。

王凤朝,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1982 年入校学习,无线电专用机械设备专业。

金湘军,天津市副市长,1983 年入校学习计算机软件专业。

靳宏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85 年入校学习,物理电子技术专业。

李陟,202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89 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祝宁华,202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 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真空器件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 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 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这位校友本硕博均在我校攻读)

吴剑旗,202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0 年 3 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18 年 6 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专业,获博士学位。

张宏科,202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 年 12 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 年 2 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姚福海,华为公司董事,首度供应官,1986 年入校学习,计算机通信专业。

网易 CEO 丁磊也是我校 1989 级的微波通信专业的学生。

徐子阳,中兴通讯公司总裁,1990 年入校学习,物理电子技术专业。

周子学,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芯国际董事长,1992 年入校学习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大家看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上亲切接见我校党委书记王志强, 还有学校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党代会。学校也正是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

这一版我们看到的是电子科技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总结大会、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干部大会、“七一”表彰、庆祝教师节、教代会工代会和党的 90 周年的一些图片。

学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深入培育大学精神,持续优化校风学风。从 2012 年起打造系列校园文化精品,推动“成电文化深耕计划”,形成“成电讲坛、成电辩坛、成电舞台、成电书香、成电故事、成电展馆”六位一体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体系,每年围绕主题举办 300 余场各类文化活动。“成电故事”讲师团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广泛报道。学校充分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将校歌和校史剧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传承“科技文化”和“红色文化”,不断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激励成电学子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学校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美丽成电”宣传活动,持续在校内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生先进典范,营造“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园氛围。校内建设了“川剧艺术”“川江号子”“博巴森根” 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建设,形成了“歌、舞、剧”三位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模式,成电学子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持续激发创新活力。

学校重视美丽校园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持续打造以“校史馆、科技馆、博物馆、实验艺术馆”和“文化走廊、运动绿廊”等“四馆两廊”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潜移默化,涵育心灵。每年“银杏节"活动期间,入校参观的社会公众上十万人。

从 03 年开始,学校开始推出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品牌:成电讲坛,作客成电讲坛的著名嘉宾数不胜数。著名主持人杨澜女士来我校做客成电讲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朱棣文教授,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来我校做客成电讲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伯特·恩格尔,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根岸英一也曾走上成电讲坛,此外还有有丁磊等著名企业家、余光中等著名学者,舒婷等著名作家。前不久前,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中国登山探险家张梁等人也做客成电讲坛,他们生动的演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永宁四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39万余平方米,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

清水河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在全国是公认的一流水准。清水河校区位于高新西区西苑大道,占地 2900 余亩。清水河校区于 2006 年 8 月开建,2007 年9 月学校完成一期建设工程,第一批新生入住,标志着清水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校内遍植各种珍贵植物,1500 余株银杏树巍然挺拔,诠释着成电人的品格与追求。建筑厚重大气,与学校“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办学理念有机融合,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化绿色校园。

这是清水河校区建设中的情景。看到这些师生一起参加建设校园的照片,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沙河校区的建设也有学生和老师一起参加劳动,这也正是我们成电精神传承的体现。

厚重大气的建筑与景物融为一体,彰显电子科大“大气大为”的品格。

每年十月,金黄的银杏叶铺泻在银杏大道上,吸引游人们纷纷来欣赏美丽的景色。腾讯微博、央视微博、人民网微博都把电子科大纳入“中国九大最美银杏观赏地”。

这是成电会堂的室内景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成电讲坛就是在这里举办。除了成电讲坛,这里还举办了校园青歌赛、科大达人赛、迎新晚会等活动,展示着电子科大人的青春与活力。如今,它又被改造成了有 3D 技术的电影院。周五周六的时候会播放正在上映的电影,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这是清水河校区的主楼。学校的主楼,体育馆,游泳馆工程曾获得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下面大家请看到身后。这里的展版展示了一些重要题词。聂荣臻、宋任穷、李铁映、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为学校题词。

这是 2008 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开场节目“击缶而歌”中的一面缶。它是由我校校友贾廷安上将为我校捐赠的。2017 年校庆,还有一位匿名的爱心校友,在学校的东湖畔捐赠了一栋大楼,这栋大楼与 2018 年校庆之际正式建设,并命名为“宣邦楼“。大家日后再来学校时便可欣赏到这座风格中西合璧的建筑佳作。

现在学校已“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己任,为发展为以电子信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回眸学校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既有艰辛的付出,更有丰硕的成果。电子科大人得不懈奋斗与执着追求成就了学校的辉煌。校史馆只不过是管中窥豹,是学校半个多世纪建设发展的缩影。今后,必将会有更多、更美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电子科技大学作为,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面对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提出“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
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到 2030 年,学校初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新的一页已经翻开,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到这里我们对电子科技大学历史的了解就告一段落了。感谢您对校史馆的参观。让我们一起祝愿电子科技大学的明天更美好。